第213章 唯一的办法-《大秦五百年》
第(3/3)页
现场再度僵持起来。
五人朝会死谏,很生气的项羽终于发话了,对五人道:“你们太让朕失望了,若要自尽,朕不拦住你们。”
说罢,项羽起身拂袖,快步离开大殿。
众臣亦陆续离开,五人还跪在当场。
就算是死谏也劝不动皇帝,五人心中难受。
众臣全部离开后,五人才起来。
项他仰天长叹:“劝不动陛下,楚国大难将至,陛下出征那天,我项他当自裁。”
第二天,章邯找到卓评,让他派人把消息传回国内。
住在彭城的隋何,一直留意着事态发展,他很快得知了五人死谏一事,立即写信派人火速送回齐国,希望皇帝有办法。
五人死谏,虽然未能动摇项羽决心,但章邯为防万一,跟项伯、项庄说,不能让五人让陛下不快,破坏皇帝的计划。
三人商量好之后,带着项家子弟入宫进谏,希望皇帝不要被五人所影响。
有项家子弟们大力支持,项羽的意志更为坚定。
————————
自从三国结盟后,从临淄到邯郸,再从邯郸到上党郡最南边的孟津渡,修建了专门的官道,极大方便了三国之间传递消息。
九月中旬这天,一匹快马向长子疾驰,传递的是刘邦亲笔所写的给张良的布帛。
马镫出现后,让战马长跑速度大幅度加快,加上沿途驿站换马,从临淄把消息传来上党,只需要数天时间。
长子县丞相府内,张良接到刘邦所写的布帛,布帛上写明了,楚国五人死谏,项羽仍然不为所动,刘邦问计于张良,该怎么办?
张良略作思忖,提笔在另外一张布帛上写下最后的办法,也是把握比较大的办法。
随后,快马携带着张良所写布帛返回。
————————
新郑,将军府。
韩信给皇帝写信,他向皇帝请战,请求皇帝给他增兵,等项羽北征齐国后,大举南下攻楚。
项羽公开要伐齐,这是攻楚、灭楚的大好机会,更是他立功大好机会,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韩信在信中写着,要是能给他增兵三十万,只要项羽真的攻齐,他有信心率军打到彭城,说不定能一举灭楚。
————————
咸阳,麒麟殿,朝会。
皇帝和众臣的心情都很好。
因为,楚国五人死谏、项羽不为所动这件事,皇帝已接到了章邯传来的消息,在今天朝会上告之众臣。
“陛下,此乃灭楚的大好时机!”
“刘邦自寻死路!项羽意气用事!叛贼之间打起来,大秦第二次统一天下大大加快!”
“叛贼火拼,大秦得利!”
…………
臣子们诉说着喜悦之情。
王元道:“陛下,臣愿领兵出战,收复楚贼占领之地,剿灭楚地叛贼。”
子婴道:“如若项羽真的亲征攻齐,大秦将起四十万之兵伐楚,我们先静观其变。”
散朝后,陈平、王元、钟平留下来。
子婴道:“三位卿家觉得,项羽攻楚,是否已十拿九稳?”
钟平道:“楚国五位众臣死谏皆不能奏效,项羽亲征攻齐,应当已是板上钉钉。”
陈平道:“陛下,臣认为,此事还没十拿九稳,还有可能存在意外之数。”
子婴道:“陈卿家,如若换作你是项他,可有办法劝谏项羽?”
陈平道:“臣还有办法,那就是找虞妙弋,项羽对虞妙弋极其宠爱,要是她能向项羽死谏,必能让项羽改变主意。”
但愿项他想不到这个办法,本身在实施这个办法前,原本预计只有五成可能性能让项羽攻齐,就算项羽取消攻齐,能挑起项羽对刘邦、张良的仇恨,本身就已经成功了。
现在,只能静观其变了。
子婴又道:“这五人都是良臣啊!有才能、对项羽又忠心,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他看向陈平,说道:“丞相可有办法让他们到大秦来?”
陈平道:“陛下,臣会想办法。”
子婴还收到了韩信写来的信,希望由他率军伐楚。
只有有得选择,子婴不会让立功的机会都集中在一个身上,下次大战,打算让王元担任主将。
————————
诸夏各地秋收热火朝天进行中,一旦秋收完毕,楚国年满十八男丁全部都要从军。
在驿馆居住的隋何,焦急等待着皇帝的回音。
九月底这天,终于等到回音了。
隋何看到刘邦亲笔所写文字,心情舒畅了不少。
他当天晚上就前来项他府邸,项他接见了他。
项羽一意孤行,这一个月多月来,项他心中烦闷,精神状态很差,消瘦了一些。
隋何道:“长史大人,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能成功劝谏楚国皇帝。”
项他急问道:“是什么办法?”
隋何说道:“你们的皇帝十分宠幸皇后,若能说服皇后死谏,必定能成功。”
项他大喜,顿时来了精神,立即派人通知龙且、周兰、陶舍、季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