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曾经的柳墅行宫-《收藏纪元》


    第(3/3)页

    南师叹道:“是啊,当年的行宫有两个部分,分为殿堂区和园林区。嘉庆年间水灾被毁,庚子事变中,再次遭劫,后来又被辟为俄租界。”

    他沉默了一下,道:“现在这里是所里的一处研究基地。”

    常闲有些惊讶,今天是南师带他过来拜师,能在这里住的人,身份恐怕非同一般。

    面前的大门窄小,显然不是当年的正门,门前连抱鼓石都没有,可能是当年的偏房或者马房之类的。

    朱红的大门油漆大片的剥落,抬头看门上的瓦当也已经残缺不全,檐下的油彩几不可见,一副破败的景象。

    南师没有敲门,轻松一推,大门就吱吖吖的开了,宛如迟暮老人不经意间的咳嗽,嘶哑低沉。

    常闲护在南师左侧,跟着进门,在南师嘱咐之下,又将门带上。

    迎面而来,就是一株笔直粗大的老槐树,醒目的栽在院子里。

    常闲看见这树,心中一震。

    传统建筑种树有规矩,所谓“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中间不种鬼拍手;桑枣杜梨槐,不进阴阳宅”。

    槐树字旁有鬼,讲究人家都只在门前栽槐,图个进宝招财,院子里是绝计不种的,不吉利。

    不过话又说回来,京津槐树很多,打从明代起就有,所以还有句讲,叫“院有古槐,必是老宅”。

    这地儿既然是当年的行宫,年头久远,宅院中间堂而皇之有棵槐树,倒也说得过去。

    这院子从外面看不大,进来之后却是不小。可能是行宫的某一处园子,面积很大,差不多有六十米宽,四十多米长。

    除了靠近中院和东跨院那边,似乎占了一些地方挖菜窖,其他大部分都荒着。

    里边的各种花草树木都在野蛮生长,原先足有一亩大的池塘也早干涸了。

    假山干脆塌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委积于地,有的都已经开始风化了。

    wap.

    /134/134196/31491419.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