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笑里藏刀2-《三国之最强皇兄》


    第(1/3)页

    王允就在董卓身旁,将其表情尽收眼底,连忙道:“相国放心,张伯慎对你观感甚好。前几年西羌叛乱,孙文台恶语中伤,他还对你百般维护。如果真能得他支持,相国可说万事无忧矣。”

    听王允如此一说,董卓面色一松,点了点头:“也好,那司徒一会去办,就召张伯慎回来。”他想了想,却又补充道:“至于太尉么,还是咱家兼着。嗯,就让他先挂着卫尉一职好了。”

    卫尉是九卿之一,官也不小。用来安置张温,也不算太过委屈。最重要的事,这节制天下兵马事的太尉之职,董卓仍牢牢攥在手中。显然他对这些士族,仍然心头存疑。

    王允呆了呆,似也没料到这种结果:“那士孙瑞将军怎么办?”

    士孙瑞现在是卫尉,董卓这么安排。总得让人家有个去处。所以王允才顺口一问。

    士孙瑞曾是保皇派中坚,董卓观感可不好。略一思索:“这好办,就让他去光禄大夫的位置上呆着好了。”

    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为皇帝近臣,掌顾问应对,无固定员数,也无固定职务。说明白点,就相当于一个闲散而无具体实权的官职。

    尽管和士孙瑞不和,但刘毅仍对他有些同情。以前他虽没了兵权,但卫尉的名头还在,张温这一来,董卓直接将他官职都给卸了。这下,士孙瑞仅剩一个光禄大夫,纯纯的闲职,连光杆司令都算不上。

    杨彪,黄琬这两个反对迁都的跳得最凶,被董卓撸到光禄大夫位置上闲着,这下又多了个士孙瑞,三人在一起,倒也不寂寞。可以凑成个临时光禄大夫会了。

    可刘毅好笑之余,也有些心头发寒。两人谈笑间,就是三公任免,九卿去留。这江山社稷操于独夫之手,实在太过儿戏。

    王允又道:“前段时间,相国着老夫联络韩文约,马寿成二人,终于有回音了。”

    他口里的韩文约,马寿成是指盘踞甘凉一带多年的军阀马腾和韩遂。汉末三辅常乱,甘凉一带部落众多,不但有汉人和羌族,更有氐、羌等少数民族。民族成分复杂,加之民风彪悍。遂形成大大小小的军阀。董卓就是靠剿这些军阀发家的。而韩遂和马腾,就是这十几股军阀中,最有权势的两人,也可以算是代表。对于他来说,不但是老对手,也是老熟人。只是听王允话里之意,董卓早在联络这两人了。

    看来,董卓也不是笨蛋,面对东部联军的强大压力,也在找盟友,拉赞助。

    一听是这两人的事,董卓一下来了精神:“哦,他们如何回复,司徒说来听听?”

    王允道:“马寿成还好说,满口答应。不过韩遂却回复说,驻地金城离这儿山高路远,过来一趟不容易……”

    这话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没说不来,只说过来一趟不容易。是个傻子都能听出来,这韩遂在要车马费,在敲竹杠。董卓大是生气,骂道:“他妈的韩文约,果然不是个好东西,真是贪得无厌。”

    原来的历史上,韩遂,马腾两人来到长安后,兵还未开进长安,董卓就挂了。后来和李傕,郭氾两人打了个天翻地覆,进一步破坏了长安周边的人口和经济。董卓现在连长安都未建好,又想着东征关东诸侯,这就和他甫进洛阳时一个样,眼高手低,志向是远大,但干出来的事就变味了。

    刘毅想了想,忍不住插口道:“相国,属下觉得此举不妥。”

    董卓和王允闻言,都转头望了过来,刘毅道:“韩遂,马腾二人,野心不小,反复无常。长安本就新定,如果引其重兵入长境,就多了无数变数,一个不好,就是生灵涂炭之局。”

    董卓沉吟,似乎仍在权衡,刘毅加了把火:“丁原前车之鉴,相国还请三思。”

    董卓一下动容,点了点头道:“对对对,兴汉说得是,那就不要他们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