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事起因于之前在寻芳阁与徐坚徐元固口舌之争时的那句“文章不足以经国,实干方能兴邦”,在士林一边倒的颓势下,他的这句话被吏干派当救命稻草般搬了出来。 文学派最以自傲的就是科举的正途出身,现在看看,就连科举状元,且是国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曾为天子门生的柳轻侯都这么说,你们这些还没考上的士子瞎咋呼个甚? 这一巴掌打的狠,也把优哉游哉看热闹的柳轻侯给卷进了廷争大战,士林一片对柳轻侯“忘本”的谴责声浪中,不少士子更是高声疾呼让柳轻侯站出来发声解释。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柳轻侯嘟囔着将朱大可递过来的所谓请愿帖递给了身边坐着的九娘子,“我是什么身份,值当的他们来请愿?这时候让我出头,是嫌我死的不够快?” 九娘子吃力的看完,“按这请愿帖中的说法,官人你竟成了年轻一代士子领袖!这是真的?” 面对这么清奇的脑回路,柳轻侯和朱大可的眼神都落到了她脸上。 九娘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既然官人看着烦心,再有这种东西索性就不要报进来,门房那里打发了就是” 柳轻侯摇摇头,“看还是要看的,其实这样闹闹也好” 这话说的九娘子与朱大可都一脸不解,柳轻侯笑笑,“这么一闹谁都知道我不是文学派了,而我自中第以来未曾拜访过宇文户部的事情皇城里知道的也不少,那我也就不是吏干派,这样挺好” 言至此处,想起这两天进出自己家还要走侧门终究是很不爽,“也不知天子究竟在等什么,也差不多了,再这么斗下去就该影响到朝政了” 这话九娘子没法儿接,笑笑不说话继续看她的账本。 似乎是无形中听到了他的抱怨,请愿帖出来的第五天,此前一直沉默着的李三儿动手了。先是令张说交卸一切职司彻底退休,在家修史。同时将崔隐甫免官,回家侍奉老母。宇文融则是出京为魏州刺史。 一天之内干净利索的处置了三位重臣,也使风起浪涌的廷争就此消弭。朝局依旧平衡在李三儿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