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与这些余波相伴的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消息:在此次事件中,刚刚被至尊敕令主掌六宫的武惠妃显现出母仪天下的风范,其多次在多地为太子说话、辩护,言辞恳切几至于落泪,并一力护住了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在后宫的品秩与供养不降。 此事之后,无论后宫还是前朝,隐隐然已有人将武惠妃与已故王皇后放在一起议论,此实为前所未有之事。 只不过这些离柳轻侯都挺远,现在的他完全被埋在了淮南道的资料中,天天看的是头昏脑涨,却又不能有一点懈怠。 想要监察一道必须先得对监察道的情况有充分了解,这是监察御史开展工作的前提,但这说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可就太难了。 柳轻侯真正开始着手时才发现这个淮南道太大了,要想在这么大的范围里行使监察权,他需要了解的实在太多,而作为官场新丁的他又没有什么经验可用,以至于最开始的一个多月里懵头懵脑的厉害。 这种情况在吉温被调来取代陈华波后有了明显好转,这人不仅能力强悍,迅速在两判官两支使中确立了主导地位,且做过新丰县丞的他吏干之才非常出众,短短时间就辅佐柳轻侯理清了脉络,使一切逐步走上了正轨。 又是一天散衙钟声响起,柳轻侯放下手中扬、楚、滁三州情况综述的公文起身揉了揉眼睛,捶着腰出了小公事房。 外面的通间里,吕温正领着其他三人在干活儿,似乎散衙钟声对他们没啥影响。柳轻侯看到他们这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现在他再也不用面对一大堆资料茫然无绪了,吉温四人会分州将各州情况按户籍人口、贡赋徭役、官吏任职等情况分类予以汇总,他只需看这些汇总资料便能对一州情况有一个总体把握,虽然不免失之以粗疏,但总算是勾勒出了整体印象。对于一个监察御史而非具体施政的地方官而言,粗粗也就够用了。 “诸位劳碌了一天就早点散衙吧,吉判官,公账上当还有钱,你们晚上且找个地方高乐一回解解乏,只是不可饮酒太多,耽搁了明天的上衙” 柳轻侯此言一出,众人放下手中笔墨揉着手腕儿的同时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而后更相互打趣玩笑起来。 自当日秦延寿一案后,柳轻侯就结束了规章制度的学习开始履职,三个月来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御史台。且就是在御史台中也低调的很,只闷头于公事房而已。这与他此前制科考务与秦延寿案中的高调形成了鲜明反差。 三个月相处下来,除吉温外的另一判官、两支使乃至那个杂役也都逐渐对他有了了解。知道这位状元郎性子随和,没什么官架子的同时手面上也大方,简而言之就是只要自己该办的差事办好,他就绝不会与你为难,同时隔三差五的也不吝给予好处。 这跟以前好玩弄人心好权术手段的王鉷相比差别真是太大了,于是陈华波一被换过之后他们也就自然而然的归心于柳轻侯,且是比以前在公事上更尽心,这个小衙门中的气氛也越来越好。 柳轻侯看到他们这轻松自在的样子也自高兴,天天都要来上班的地方,一个好的工作氛围可谓是第一位的,要不岂不就是活受罪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