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长平对峙-《大秦五百年》


    第(2/3)页

    阿丝娜大喜,这意味着,离正式出发的时间更近了。

    随后,月氏王带着邹离、余州来到王宫,设宴款待。

    余州将会长期待在月氏国,阿骨兀对他很是客气,要跟他搞好关系。

    使团现在还不能出发返回秦国,邹离还得带着五千把钢刀前往大宛国,跟对方交换汗血宝马。

    两天后,邹离离开月氏城,向西南方向的大宛国进发。

    ————————

    长平之战,是秦国统一天下前规模最大的战役,双方在长平地区对峙三年,原本的防御工事都还在。

    在长平之战前,丹水东边就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称为“百里石长城”,以拱卫长子城池。

    丹水西边,是秦国构筑的壁垒。

    在长平之战时,秦赵双方各自坚守壁垒,丹水河位于双方壁垒中间。

    结果,粮草产量远低于秦国的赵国,粮草消耗殆尽,又没有其他国家援助,不得不主动出战。

    赵军出战的四十五万士卒,除了二百四十名年纪幼小的士兵外,其余约有一半战死,另外一半在赵括战死后投降被坑杀。

    四月初这天,李左车登上丹水东边最高峰,眺望着丹水东岸的秦军壁垒,在东岸壁垒上,插满了秦军旗帜。

    李左车思绪飘回六十六年前,当时赵国跟暴秦在这里发生大战,赵军一败涂地,损失四十五万男丁,导致国力大损。

    自从复国以来,长平之战仍然成为赵国君臣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如今,赵军再次在这里与秦军对峙,李左车发誓,绝对不会再让长平之战的悲剧发生。

    这次李左车前来,带来了五万赵军。

    齐军同样派五万军队前来支援,正行进至赵国境内,等齐军抵达后,长平地区将会有二十万军队,计划跟秦军长期对峙。

    战争不仅是拼军力、防御设施,更要拼国力,要是赵国单独跟秦军对峙,赵国耗不起,但再加上齐国就不同了。

    二十万大军在长平,如果不考虑主动进攻,仅仅是防御,兵力足够了。

    ——————

    在丹水西边高处,王元在这里远眺东边,对面的长城和壁垒,是秦军难以逾越的防线,只要敌军兵力足够,秦军决难突破。

    在长平之战中,要是赵国不主动出战,秦军根本不可能胜利,顶多是双方平局。

    好在秦国国力强于赵国,迫使赵军不得不主动出战。

    回望六十六年前那场大战,当时赵国孤立无援,现在有齐国加入,敌人耗得起,该怎么击败对手呢?

    王威就在旁边,他对兄长道:“大哥,要是赵军不出战,如之奈何?”

    此时,王元正是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只要对方不出战,再优秀的统帅都无可奈何。

    他淡淡道:“战争胜负,不仅在于军力、统帅,还在于国力、谋略。如若赵军不出战,我们无可奈何,敌军又耗得起,只能靠谋略了。”

    王威无奈道:“那我们岂不是只能在这里等?”

    王元点头道:“目前来说是这样,我再问问陛下有何办法。”

    ————————

    咸阳,麒麟殿,朝会。

    在长平地区,时隔六十余年,秦军再次跟敌军对峙,引起了部分大臣的担忧。

    秦国和敌军在长平对峙,第二次长平之战拉开了序幕。

    钟平道:“陛下,楚军袭扰巴郡,不知战事何时才能结束。赵军恐怕不会再主动出战,长平将会是长期对峙,若南边战事久拖不胜,国家要坚持不住了。”

    子婴目光投向陈烈,问道:“陈卿家,府库现有粮食,可支撑多久?”

    陈烈出列,说道:“启禀陛下,超过三十万大军参战,再加上旧秦地和三川郡、颍川郡守军,目前大秦军队六十五万。现有存粮可坚持两年半至三年,若再加上往后两三年赋税,预计可坚持三年半至三年九个月。”

    子婴道:“长平要对峙多久,这还不好说,南边的战事,最多是一年,我军便能取得大胜利。”

    看到皇帝信心满满的样子,除了陈平外,其他臣子都不明白,皇帝为何这么有把握。

    嬴子婴已把封王诏书写好,给予了相应的人,分别秘密潜入赵国、燕国、楚国,在适当的时机见陈馀、臧茶、英布。

    至于彭越,等战事结束后再找他。

    要是换作陈平刚投奔秦国时,那时候秦国刚打退联军后不久,元气恢复,外界还没有看到秦国实力,如果那时候就采用封王之策,肯定不会奏效,陈平所说的几个人,肯定不可能肯投奔秦国。

    现在不同了,秦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等在南边打败楚军后,展现出任何一国都无法单独抗衡的实力,必定能吸引一些人归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