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不,自己不出来喊吃饭,师徒二人还会继续聊下去。 哎,自家老头真是的,他自己不饿,山子也饿,一把年纪了,都不知道轻重。 师母握住孙山的手,理解地给了孙山一个眼神,慈爱地说:“山子,你不说,我也懂。” 孙山轻轻地扶着师母落座,笑着说:“师母,这次我从京城回来,路过金陵,带了些绸布回来。上次我见你喜欢,给你拿了两匹,特别是夏天,穿上绸布可凉爽透气了。我这次给你带了不同花色的。” 师母一听,脸上的笑怎么也抑压不住。 嘴角上扬地说:“你有心了。这么贵的布料就不用给我了。费钱!我一个老婆子,穿什么还不行。” 孙山一听,不乐意地说:“师母,谁都可以不给,但你一定要给。你对我这么好,无以为报,只不过两匹布,能让你开心,我就开心了。” 孙山的嘴巴像抹了蜜一样,哄得师母咯咯笑。 洪秀才无语了,看着一老一少“蜜里调油”。 一个在说,一个在笑,明明喊出来吃饭,这样下去,只顾得说笑就饱了。 洪秀才咳嗽几声,面无表情地说:“别说了,饭菜都凉了。” 被这么一声打断,师母暗暗地瞪了一眼洪秀才。 孙山好不容易回来,多说几句怎么了? 不过的确应该吃饭了,师母连忙说到:“山子,快来吃饭。中午来不及煲汤,等晚上才煲出来。中午将就吃。” 孙山连连点头说:“师母,你对我真好。在京城,最挂念的就是你的老火靓汤。” 师母一听,更是开心了,笑呵呵地问:“怎么了?京城的何家没煲汤给你喝吗?外面没有我们广南这样的汤水吗?” 孙山一边吃饭一边说:“何家煲是煲,煲的也很好喝。但总煲不出家乡的味道。在黄阳县,师母你煲的汤可一绝,最滋润滋补。” 师母一听,笑得更开心了。 洪秀才也在一边点头赞同地说:“京城的食材和黄阳县的食材不一样,哪里会煲出一样的味道。你的口味都是黄阳县,到了京城自然吃不惯了。” 这话孙山很认同,就算外面最靓的汤,也比不过家乡的汤。 吃的就是家乡的味道,吃的也是乡愁。 吃过午饭,洪秀才让孙山跟学生开“粉丝见面会”。 难得孙山这个金字招牌出现,肯定要让他给师弟们鼓鼓劲,加加油。 第(2/3)页